首頁

聖地一覽

中國佛教名山旅遊行程

中國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

五台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是中國佛教及旅遊勝地,列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台山現有建築比較完整的寺院95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廣濟寺、岩山寺(繁峙縣)、洪福寺(定襄縣)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塔院寺、菩薩頂、圓照寺、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延慶寺、公主寺(繁峙縣)、三聖寺(繁峙縣)、惠濟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縣);其餘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宗教活動場所的角度,被公佈為全國重點寺院的有11處: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廣仁寺、黛螺頂、觀音洞。




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台山臺懷鎮的靈鷲峰上,是五台山十座黃廟(喇嘛廟)中的首廟。由於它的建築雄偉、金碧輝煌,遠看好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喇嘛宮。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其歷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

據記載,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初名大文殊院。到了唐朝,據說文殊菩薩曾在這裡顯聖,露出了真容,便將寺名改為真容院。北宋時重修,並鑄銅質文殊像一萬尊,供奉在寺內。南宋時改建,並將此寺易名為大文殊寺。明朝永樂初年,始有菩薩頂的稱謂。萬曆九年(西元1581年),又對該寺進行了重修。到了清代,由於皇帝崇信喇嘛教,順治十七年(西元1660年),遂將菩薩頂由青廟(和尚廟)改為黃廟(喇嘛廟),並從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清康熙年間,又敕令重修菩薩頂,並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從此,按照清王朝的規定,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這在五台山是絕無僅有的,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多見。自此以後,菩薩頂成了清朝皇室的廟宇。康熙皇帝先後到菩薩項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薩頂山門外水牌樓上的“靈峰勝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聖境”,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菩薩頂東禪院內兩座高三米、寬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刻寫的碑文,則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顯通寺

大顯通寺始建於東漢時期,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東漢明帝在京都洛陽建白馬寺,這是中國建佛寺的開端;同年揭開了五台佛國歷史的第一頁,之所以選中五台山,其一,當時五台山叫清涼山,佛經《華嚴經》裡說,東方清涼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其二,五台山的地形與印度靈鷲峰極相似,靈鷲峰又是釋迦牟尼向弟子講經的地方;其三,五台山已有一座佛塔。於是,五台佛國的奠基,第一座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就這樣建立起來了,連那座山也稱作靈鷲峰了。

在顯通寺的後高殿前,是一座用青銅建的「顯通銅殿」。相傳明朝穆宗駕崩前後,少主年幼,皇親李良發動了宮廷政變,接管了江山,就將娘娘李彥妃和少主打人了冷宮,後來少主當上皇帝,為了感謝母恩,就決定在五台山為李娘娘建造一座銅殿。顯通銅殿建於明代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它是中國僅有的三銅殿中的一座,殿內正中有一尊銅鑄文殊坐獅像,造形美麗。殿內四壁上的銅鑄小佛像,琳瑯滿目,多達萬尊。




塔院寺

塔院寺是五臺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塔院寺有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大白塔,其是以塔命名的佛教寺院。因寺院中有釋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跡圖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薩的發塔,被佛教信徒視為聖地。因釋迦牟尼舍利塔即藏式大白塔,造型優美,加之處於五台山的中心臺懷鎮,四週分佈著寺廟,所以它便成了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五台山的標誌。

在歷史上,塔院寺和它旁邊的顯通寺原為一座寺廟,這裡就是原寺廟的塔院。明朝萬曆七年到十年(西元1579——1582年),對寺院的殿宇進行了改建,讓它和顯通寺分開,成為一座獨立的寺院,並取名為塔院寺,直到今天。

塔院寺平面呈正方形,佔地面積一萬五千六百平方米。全寺有殿堂、房舍一百二十余間,大體上可以分為左、中、右三個院落。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白塔、藏經樓,以及禪堂院、文殊發塔院和山海樓、伽藍殿、祖師殿等。天王殿內供著觀音菩薩像,背後立著一座法令碑,再後才是護法神韋馱像。兩旁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大雄寶殿又叫大慈延壽寶殿,殿中供著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菩薩像,兩旁是十八羅漢像。清朝康熙皇帝題寫的“景標清漢”匾、乾隆皇帝寫的“攬妙曼雲”匾、嘉慶皇帝寫的“尊勝法幢”匾,均挂在大雄寶殿內。




金閣寺

金閣寺距五台山中心臺懷鎮十五公里,位於五台山南臺和中臺交接處。除了建於五台之上的寺廟外,金閣寺是海拔最高的一座寺廟。該寺佔地面積約二萬一千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約一百六十間。全寺的建築佈局分為前、後兩院,其間以石洞相通。

前院的主要建築是觀音殿,後院的主要建築是大雄寶殿。觀音殿面闊五間,為二層。殿內供奉著一尊高十七點七米的千手觀音像。這尊菩薩像內為銅鑄,外敷一層薄泥,再貼金,神態慈祥。用這種手法製作的如此巨大的觀音菩薩像,這不僅在五台山是獨一無二的,就是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大雄寶殿正中供奉著釋釋迦牟佛,其左右分別供著藥師佛和彌陀佛,兩廂為十八羅漢的塑像。




黛螺頂

黛螺頂創建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曆年間和清康熙、乾隆年間都曾重修和補修。寺內中殿檐台下左側立有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冬禦制大螺頂碑記,對大螺頂作了較詳細的敘述。碑背面又有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登黛螺頂御筆題詩:“巒回谷卷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峰。雲棧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涌現芙蓉。窗前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松。供養五台曼殊像,者黎疑未識真宗。”石碑正面和背面所描述的黛螺項,時隔三十六年,景象卻迥然不同。這是由於帝王崇建,這裡已“供養五台曼殊像”。曼殊即是文殊的另一種梵語音譯。傳說乾隆屢欲朝拜五台文殊,終因風大路險,沒能如願,遂欲摹擬五座臺頂的五方文殊,總塑於此,以便朝會者到此參拜。

黛螺項就是人們所說的“小朝臺”之處。五座臺項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人們轉遍五座臺項,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薩,叫“大朝臺”。黛螺頂把五座臺頂文殊菩薩的五種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也就等於上了五座臺項,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薩,所以就叫“小朝臺”。要把五座臺頂部轉遍,不具備較強的體質,沒有足夠的時間,是不行的。而登黛螺頂,來回有半天時間就夠了。同樣能了卻“朝臺”的心願。所以人們常說:“不登黛螺頂,不算朝臺人。”




殊像寺

殊像寺位於普陀宗乘之廟西面,獅子溝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進香,見文殊妙相莊嚴,令人起敬,“默識其像以歸”。佛經中釋迦有“東方主尊菩薩是文殊,有時現比丘像,有時現國王像”預言。而“ 文殊 ”又譯“曼殊”,“曼殊”與“ 滿洲 ”音近,所以西藏達賴喇嘛進丹書時,稱清朝皇帝為“曼殊師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獅子溝傳言;進而有人就附會說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乾隆和太后對此不加可否,任說其說。回到京師,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樣雕刻石像供於香山寶相寺。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曆特命內務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規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廟。殊像寺落成時,乾隆參加瞻禮,並作詩道:“殊像全規台廟模,撰辰慶落禮曼殊。金經蒙古猶常有,寶帙皇朝可獨無?譯以國書宣白業,習之修士翊浮圖。雖然名實期相稱,師利應嗤謂是乎。”該廟喇嘛皆為滿族,故清廷稱此廟為家廟。




龍泉寺

原為楊家將家廟,始建於宋代,民國初期重 ​​建,佔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間。因這裡由九道山嶺環抱,泉水清澈見底,謂之龍泉,寺因此而得名。龍泉寺有一座牌坊,是五台山文物中最出名的石刻牌坊。它共有三門六柱,呈“一”字形,整體雄偉壯觀,巧奪天工,據說是由工匠耗時六年才建成。牌坊上刻有81條蛟龍,鱗爪俱現,神態逼真;人物表情栩栩如生。遊人觀後,無不交口稱讚,印象深刻。距龍泉寺西北里許的山坡,有一座楊業的瘞骨塔。傳說楊業死後,五郎將其屍骨葬此,並建塔紀念。宋太宗後來追封楊業為楊令公,故後人稱此塔為令公塔。




佛母洞

千佛洞又稱佛母洞,位於南台東南的山脈。從台懷寺廟集群區沿公路南下二十裡到白雲寺,轉向西入溝登山路五裡,就到了千佛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頂處有一段岩壁,右側有天然大山洞。據《清涼山志》載:“嘉靖末,道方者,夜遊至此,見神燈萬點,既出旋入。方隨入,見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進裡許,飄然聞波濤,悚怖不能出。念觀音名,願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於洞口。”後人又因石洞、石佛建殿堂,取名叫千佛洞。這個天然的石灰岩山洞,分內洞與外洞,外洞闊大,洞口有石雕佛像,進深幽暗,洞後有扁圓五孔,與內洞相通。石孔剛剛穿一人通過,而且必須一條胳膊抬起緊貼頭,另一條胳膊拖下去緊貼腰,使肩膀傾斜,才能鑽進內洞,從內洞往外鑽的姿勢也是如此。內洞為葫蘆形狀,可容六、七人,有乳石及石筍多種,如五臟脊骨形狀,所以入洞稱為“投佛母胎”,出洞稱為“佛母重生”。




秘摩岩

秘魔岩又名秘魔寺,因唐朝秘魔和尚在此講經說法而得名,位於繁峙縣城南37公里的岩頭鄉岩頭村東,距西豆公路2.5公里。創建於北齊,唐宋時聲譽大振,聞名全國,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特別是秘魔岩的“龍洞”,是佛教徒到五台山必須朝拜之地,有“朝五台山,不朝龍洞,只朝了半座山”的說法。龍洞是五台山八大景之一。說是洞,其實無洞,而是兩座陡崖結合處留下的一條長數丈、寬寸把、兩邊崖壁陡直筆立的岩縫。傳說是文殊用兩山鎖小龍之處。

秘魔岩地處群山環抱之中,這裡風景秀麗,文物較多,使人留連忘返。有“百丈高崖,艷似朝霞”、“斷崖無路只飛梯”、“千年古松成奇觀’等景色。現存有唐代磚塔一座,五代時的磚塔及墓碑各一。宋金時代的經幢十座,明代磚塔一座,石雕佛像二十余尊。寺內有大雄殿五間,文殊殿五間,配殿、僧舍等二十余間,均為清代所建。清涼山誌云不至秘魔岩五台山等於只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