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聖地一覽

印度八大聖地旅遊行程

印度八大聖地


印度朝聖 - 藍毗尼園(Lumbinī):釋迦佛出生地

藍毘尼(Lumbini)位於尼泊爾境內的蒂萊(Terai)小村落附近,靠近印度的邊境上,距加德滿都280公里。此地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天示城(或稱天臂城)的釋迦族浴池。相傳釋迦牟尼佛誕生於此,因而成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1896年印度考古學家穆克吉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在藍毗尼挖掘出一根阿育王石柱,高約6米,直徑45公分。上面銘刻著阿育王的親筆敕文。1968年尼泊爾政府對蘭毗尼進行復原工程,中國政府在蘭毗尼建造兩座佛寺。1997年被入選世界遺產。數十年前仍然十分荒蕪,約在1970年代,東京大學教授丹下健三對藍毘尼做了整體的規劃,管理單位逐漸依丹下健三的設計修整,美化。近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努力的整理,已成為十分美麗的聖地。到達該地,一眼可見到白色的摩耶堂(Maya Temple)及其前的阿育王柱。




印度朝聖 - 摩耶夫人廟

摩耶堂四周由奉獻佛塔圍繞著,其側有著傳說是太子誕生的沐浴池。磨耶堂是磚造建築,外側由水泥粉漿粉刷後,再塗上白灰泥。按照印度古代的習俗,女子懷孕後,需回到娘家待產。因此,摩耶夫人懷孕後,便往拘利國出發,到了中途,四月八日,藍毘尼時,便產下了太子。據說當時摩耶夫人右手捉著無憂樹的樹枝,太子緩緩自夫人的右脇出生。太子甫一出生,便行走七步,舉其右手說到:「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於今盡矣。」當時有二龍王(難陀龍王、優波難陀龍王)於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沐太子身,這也是今日各地佛誕日,所舉行的浴佛儀式的由來。摩耶堂內供奉的是以砂岩雕刻自摩耶夫人右脇誕生的太子像,作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狀,其側有後來成為太子養母的摩耶夫人妹妹摩訶瞿曇彌(Mahapajapati-Gotami)(大愛道),左側有著持絹布禮拜的梵天以及帝釋天。很可惜的,該像表面因回教徒入侵時,被削平了。

摩耶堂內為考古發掘現場,在中央處藏有一石塊,該石塊被認為是標示著釋迦佛誕生的確切地點。凡是來此地朝聖者,一定會至此緬懷並讚嘆世尊降世的不可思議。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在卡林加(kalinga), 現今印度奧里薩省(Orissa)的戰役中,發生了大屠殺,導致血流成河。阿育王在這場戰役後改信佛教,成為佛教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阿育王在各地建立阿育王柱,紀念各地的歷史意義並宣傳佛教教義。阿育王在藍毘尼立了一石柱,上面刻了婆羅謎文字,紀念釲地為釋迦牟的誕生地。為了紀念阿育王的朝聖之旅,阿育王興建紀念碑宣傳佛教教義。他在藍毘尼豎起了一根石柱,上面刻了文字紀念他到這個神聖之地的旅程。碑文內容如下:

碑文翻譯為:
深受眾神眷顧、面貌慈祥的王(阿育王),在即位第二十年,親自造訪此地。此地是佛陀釋迦牟尼誕生地,故建立石柱,用石頭作馬像。由於博伽瓦譚君王在這裡誕生,故下令藍毘尼村的租稅,減少到原來的八分之一。

由藍毘尼石柱的碑文可知,阿育王對佛陀及佛陀出生地表示敬意,親自造訪藍毘尼,對佛陀出生地行禮,並建立了一個平臺放置記號石,一個石柱並刻上碑文。也因著該石柱的銘文,考古學者證實此地即時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
七世紀時玄奘參訪藍毗尼時,此地尚存有無憂樹,即是在佛陀誕生圖中,見到摩耶夫人右手攀扶的樹木。然而原始的無憂樹現在已經不存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藍毗尼園的復興計畫,在摩耶堂的西北方重新植下無憂樹。今日又可再見到無憂樹逝立於藍毗尼園。
另外,在距離藍毗尼東方不遠處,考古人員發現了藍莫國(Ramagrama)的遺址,相傳是摩耶夫人的故鄉,該處遺址並未經過正式的考古發掘,其內可能還留有八王分舍利時釋迦牟尼佛的舍利。




《法顯傳》的記載:藍毘尼及釋迦誕生傳說

1  藍毘尼及釋迦誕生傳說
  城東五十里有王園。園名論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舉手攀樹枝東向生太子。太子墮地行七步。二龍王浴太子。身浴處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眾僧常取飲之……迦維羅衛國大空荒人民希疎道路怖畏。白象獅子不可妄行。
2 藍莫國
從佛生處東行五由延有國名藍莫。此國王得佛一分舍利。還歸起塔。即名藍莫塔。塔邊有池池中有龍常守護此塔晝夜供養。阿育王出世欲破八塔。作八萬四千塔。破七塔已次欲破此塔。龍便現身將阿育王入其宮中。觀諸供養具已語王言。汝供養若能勝是便可壞之持去。吾不與汝諍。阿育王知其供養具非世之有。於是便還此中荒蕪人無灑掃。常有群象以鼻取水灑地。取雜花香而供養塔。諸國有道人來欲禮拜塔。遇象大怖依樹自翳。見象如法供養。道人大自悲感。此中無有僧伽藍可供養此塔。乃令象灑掃。道人即捨大藏還作沙彌。自挽草木平治處所使得淨潔。勸化國王作僧住處。已為寺主。今現有僧住。此事在近。自爾相承至今恒以沙彌為寺主。從此東行三由延太子遣車匿白馬還處亦起塔。從此東行四由延到炭塔。亦有僧伽藍。。自爾相承至今恒以沙彌為寺主。從此東行三由延太子遣車匿白馬還處亦起塔。從此東行四由延到炭塔。亦有僧伽藍。




《大唐西域記》的記載:臘伐尼林及釋迦誕生傳說

1  臘伐尼林及釋迦誕生傳說
  至臘伐尼林,有釋種浴池,澄清皎鏡,雜華彌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華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菩薩以吠舍佉月後半八日,當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則曰以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當此三月十五日。次東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二龍浴太子處也。菩薩生已,不扶而行,於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瓜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隨足所蹈,出大蓮花。二龍踊出,住虛空中,而各吐水,一冷一煖,以浴太子。
  浴太子窣堵波東,有二清泉,傍建二窣堵波,是二龍從地踊出之處。菩薩生已,支屬空親莫不奔馳,求水盥浴。夫人之前,二泉涌出,一冷一煖,遂以浴洗。其南窣堵波,是天帝釋捧接菩薩處。菩薩初出胎也,天帝釋以妙天衣,跪接菩薩。次有四窣堵波,是四天主抱持菩薩處也。菩薩從右脇生已,四大天王以金色【疊*毛】衣,捧菩薩,置金机上。至母前曰:「夫人誕斯福子,誠可歡慶。諸天尚喜,況世人乎?
  四天王捧太子窣堵波側不遠,有大石柱,上作馬像,無憂王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其柱中折仆地。傍有小河,東南流,土俗號曰油河。是摩耶夫人產孕已,天化此池,光潤澄淨,欲令夫人取以沐浴,除去風虛。今變,其流尚膩。此從東行曠野荒林中二百餘里,至藍摩國(中印度境)。
2  藍摩國
  藍摩國,空荒歲久,疆場無紀,城邑丘墟,居人稀曠。
3  佛舍利窣堵波
  故城東南有甎窣堵波,高減百尺。昔堵如來入寂滅已,此王分得舍利,持歸本國,式遵崇建,靈異,神光時燭。
  窣堵波側有一清池,龍每出遊,變形蛇服,右旋宛轉,繞窣堵波,野象群行,採花以散,冥力警察,初無間替。昔無之分建窣堵波也,七國所建,咸已開發,至於此國,方欲興功,而此池龍恐陵奪,乃變作婆羅門,前叩象曰:「大王情流佛法,廣樹福田,敢請紆駕,降臨我宅。」王曰:「爾家安在,為近遠乎?」婆羅門曰:「我,此池之龍王也。承大王欲建勝福,敢來請謁。」王受其請,遂入龍宮。坐久之,龍進曰:「我惟惡業,受此龍身,供養舍利,冀消罪咎,願王躬往,觀而禮敬。」無憂王見已,懼然謂曰:「凡諸供養之具,非人間所有也。」龍曰:「若然者,願無廢毀。」無憂王自度力非其疇,遂不開發。出池之所,今有封記。
4  沙彌伽藍
  窣堵波側不遠,有一伽藍 僧眾尠矣,清肅皎然,而以沙彌總任眾務。遠方僧至,禮遇彌降,必留三日,供養四事。聞諸先志曰:昔有苾芻,同志相召,自遠而志,禮窣堵波。見諸群象,相趨往來,或以牙芟草,或以鼻灑水,各持異華,共為供養。時眾見已,悲歎感懷。有一苾芻,便捨具戒,願留供養,與眾辭曰:「我惟多福,濫迹僧中,歲月亟淹,行業無紀。此窣堵波有佛舍利,聖德冥通,群象踐灑。遺身此地,甘與同群,得畢餘齡,誠為幸矣。」眾告之曰:「斯盛事也。吾等垢重,智不謀此。隨時自愛,無虧勝業。」亦既離群,重申誠願,歡然獨居,有終焉之志。於是葺茅為宇,引流成池,採掇時花,灑掃塋域。綿歷歲序,心事無殆。隣國諸王聞而雅尚,競捨財寶,共建伽藍,因而勸請,屈知僧務。自彌相踵,不泯元功,而以沙彌總知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