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聖地一覽

西藏藏傳佛教

西藏藏傳佛教


布達拉宮 (中國西藏宮堡式建築群)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布達拉為梵文“普陀羅”的音譯,意為脫離苦海之舟,寓意聖地普陀山。 布達拉宮高117米,東西長370米,南北寬370米,共計十三層,房屋千間,是西藏現存最大、最完整的集古城堡、靈塔殿和藏傳佛教寺廟為一體的建築群。布達拉宮以其磅礴的氣勢和獨特的建築風格,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建築寶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布達拉宮始建於7世紀,是松贊幹布統一西藏之後,為促進吐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推進與唐王朝的睦鄰友好關係,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據《舊唐書.吐蕃上》記載:“貞觀十五年(641),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及與公主歸國,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的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遂築城邑,立楝宇以居處焉。”這座城的主樓高9層,有宮室999間,加上頂層的一間佛堂共1000間。遺憾的是這座輝煌的唐代建築早已毀於戰亂,僅存一座法王洞。17世紀中葉,噶丹頗章政權為擴大政治影響和鞏固政教合一的農奴制度,決定在山上重建宮殿。1645年動工,先建白宮,後造紅宮,於1693年落成,工程歷時50年。以後曆世繼續擴建,形成今日的規模。




布達拉宮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631年(藏曆鐵兔年),松贊干布開始興建布達拉宮。當時吐蕃王朝正處於強盛時期,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這座宮殿。據說當時修建的宮殿有999間,加上修行室共1000間。宮外有護城河,上鋪厚木板。西元10世紀,這座宮殿因為奴隸起義遭到破壞,後來又因雷擊起火進一步破壞。現在布達拉宮裏只有法王修法洞河觀音佛堂兩處的建築是7世紀的原有建築。
布達拉宮始建時規模並沒有這麼大,以後不斷進行重建和擴建,規模逐漸擴大。1645年五世喇嘛受清朝冊封後,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由第司索郎繞登主持,重建布達拉宮“白宮”及宮牆城門角樓等,並把政權機構由哲蚌寺遷來。1690年第巴.桑結嘉措修建靈塔,拆建了“紅宮”。這次重修歷史近50年,至1693年才竣工。以後歷代先後增建了5個金頂和一些附屬建築。後布達拉宮又進行了歷時8年的修建。據說這次修建僅白銀就花費了213萬兩。1936年的靈塔殿建後,形成了布達拉宮現在的規模。




紅宮與白宮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從外觀看顏色就可以很明顯地區分出來】
紅宮,主要是靈塔殿和各類佛殿,共有8座靈塔,另有布達拉宮的殿堂西有寂圓滿大殿以及法王洞、殊勝三界殿、上師殿、響銅殿、世襲等殿堂。
布達拉宮紅宮安放著靈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金碧輝煌。在這些靈塔中,以五世喇嘛的靈台最為壯觀。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裏上下貫通3層樓高的大金塔,高14.85米,塔形類似通常的佛塔,只是從上到下全部用黃金包鑲,外鑲無數寶石。僅此一塔就用了11萬兩黃金。
白宮高7層,是冬宮,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辦事機構所在地。位於第四層中的有寂圓滿大殿是舉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正式活動的場所,也是布達拉宮白宮最大的殿堂,面積717平方米。五六兩層是辦公和生活用房。最高處第七層是兩套冬季的起居室,由於這裏終日陽光普照,故稱東、西日光殿。
布達拉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其附屬建築還包括山上的僧舍、僧官學校、朗傑紮倉、東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印經院、雪巴列空、馬基康以及監獄、馬廄和布達拉宮後園龍王潭等。
300餘年來,布達拉宮收藏和保存了大量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有2500多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甘珠爾經、上萬幅唐卡、貝葉經等珍貴的經文典籍,還有明清兩代皇帝封賜曆世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工藝品。
布達拉宮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裏,大都繪有色彩絢爛的壁畫,壁畫的內容既有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又有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其中包括興建布達拉宮、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成婚,以及五世和十三世先後到北京覲見清順治皇帝和光緒皇帝的情景在壁畫上都有栩栩如生的描繪。通過觀賞這些繪製精美的壁畫可以讓遊人流連于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尋找這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