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00多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它的面積僅有13平方公里,行如蒼龍臥海,與沈家門隔海相,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然而這座小島卻是名副其實的佛教名山、南海聖境。普陀山與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並稱為中國的佛教四大名山,是國家5A級景區,素有“海天佛國”的美名。
普陀山全國最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追朔至秦朝。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于唐代。普陀山成為漢傳佛教的中心,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傳至東南亞及日、韓等國,對東亞的佛教傳播有著深遠的影響。
唐大中(西元847—860)年間,有梵僧(又說西域僧)來山禮佛,曾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唐鹹通四年(西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乘舟經過此地,卻因各種神跡而無法前行,於是篤信觀音而不肯東渡,就成了著名的“不肯去觀音”。普陀山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4654余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不肯去觀音院
不肯去觀音院又名紫竹林,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梅檀嶺下。,紫竹林是觀音修道的地方,裡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觀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黃色矮牆圍著三間質樸的佛堂,佛堂中終年香煙繚繞,這就是不肯去觀音院。據載唐代日本僧人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得觀音聖像,欲迎歸本國,船隻路過普陀山洋面,鐵蓮繞舟,因此認為大士不願東去,乃留像山中,山民張氏目睹海上奇觀,舍宅供奉,得名「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普陀山佛教文化的發祥,從此普陀山正式成為觀音菩薩的應化勝地。
明萬曆末,僧炤寧在原址建「聽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御書「潮音洞」額賜掛。雍正、道光、光緒年間,廣紀、仁亮、淨守等禪師續有增修,並改稱「紫竹林」,民國八年,康有為親提院額。一九八九年起,普陀山佛教協會主持重建,歷時數載,成大悲樓、園通殿、天王殿、三聖樓、藥師殿。供奉著全山最大的玉質觀音和玉質臥佛。
洛迦山
洛迦山位於普陀山東南約5.3公里處,傳為觀世音菩薩發跡、修行之聖地。《華嚴經》載:“於此地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作《觀音大士贊》雲:“南海海深幽絕處,碧鉗嵯峨連水府。號名七寶洛迦山,自在觀音於彼住……”。據民國《普陀洛迦新志》記載:“洛迦山,海中懸島,在普陀山東南。凡朝山禮佛者必兼謁是山。”遠望洛迦山酷似一尊觀音菩薩安詳地躺在蓮花洋上,頭、頸、胸、腹、腳均分明可辮,故有“睡觀音”、“海上大臥佛”之稱。
佛頂山慧濟寺
佛頂山景區又名白華頂、菩薩頂,為普陀山之主山。山分支脈,分別向南、北、東伸延,主峰海拔291.3米,從遠處眺望,諸峰若拱,峰頂壘壘如杯瓢,覆於積水之上。上海到普陀山佛頂山旅遊,可登佛頂山高踞峰頂,那裡視野可望千里,是觀日出的最好去處。有人說“不上佛頂山,等於沒到過普陀山”。
佛頂山上主要有慧濟寺、海天佛國崖、雲扶石、菩薩頂、鵝耳櫪樹、佛頂山索道等幾處景點。朝拜佛頂山是普陀山佛教的傳統和習俗,每逢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個觀音香會期,來自各地的佛弟子們三步一拜朝禮佛頂山,禮敬觀世音菩薩。
普濟禪寺
普濟寺是普陀山三大寺院之首,也為全山供奉觀世音菩薩之主刹。普濟寺位於普陀山白華頂的靈鷲峰南麓,創建於後樑貞明二年(916年),由唐朝頗具傳奇色彩的 “不肯去觀音院”擴建而成。普濟寺在歷史中屢毀屢興,在宋朝時被定為專門供奉觀音的寺院,在明朝時卻屢遭摧毀,最鼎盛時期是在清朝雍正年間。
普濟寺坐北朝南,共占地面積26000平方米。寺院規模宏大,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之稱,每日四時可觀僧人早課。寺前有石牌坊、照壁、禦碑亭、八角亭、瑤池橋、海印池等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築有正山門(禦碑殿)、天王殿、圓通殿、藏經樓、方丈殿等。主殿兩旁有鐘樓、鼓樓、配殿、客房。大圓通殿是普濟寺的主殿,“圓通”是觀音菩薩別號,這座殿供奉的正是觀音菩薩。殿堂宏大巍峨,可容數千人。殿內正中端坐高達8.8米觀音菩薩,全身金黃,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邊站立著善財和龍女,神態天真活潑。東西兩壁又各塑有16尊不同服飾、不同形態的菩薩,稱“觀音三十二應身”。主殿兩旁建有配殿。兩側廡廊是羅漢堂,塑十八羅漢堂。
南海觀音像
普陀山南海觀音坐落於雙峰山南端的觀音跳山崗上。此處勢隨峰起,秀林蔥鬱,氣順脈暢,碧波蕩漾。蓮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衛;雙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頻傳。普陀山新的人文景觀,海天佛國的象徵。立像台座三層,總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蓮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積為5500平方米。
佛像頂現彌陀,左手託法輪,右手施無畏印,妙狀、慈祥,體現了觀世音菩薩“慧眼視眾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佛像採用新型仿金銅精鑄。觀音立像工程浩大,為普陀開山以來之空前大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南海觀音”題詞,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觀,成為海天佛國的象徵。
法雨寺
法雨寺又名後寺,坐落在普陀山白華頂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脩大殿,並賜“天花法雨”匾額,故得今名。現存殿宇294間,計8800平方米。全寺分列六層台基上,入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前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後依次為觀音殿、玉牌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觀音殿又稱九龍殿,九龍雕刻十分精緻生動。
梵音洞
梵音洞是普陀山三洞之一,位於普陀山最東部的青鼓壘山,與紫竹林旁的潮音洞南北相對,合稱“兩洞潮音”,佛經中“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所描寫的就是這裏。梵音洞是觀音菩薩示現真身的岩洞,在洞北側崖壁上提有“梵音洞”三字,是康熙皇帝御筆親題。
梵音洞歷來為普陀山的重要景觀。梵音洞與潮音洞南北相對,它和潮音洞的潮音,各俱特色,合稱為「兩洞潮音」。從法雨寺經飛沙嶴,過祥慧庵,即為普陀最東部的青鼓壘山。青鼓壘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為驚濤拍崖,潮聲撼洞,晝夜轟響,宛如擂鼓,故又稱「驚鼓擂」。在青鼓壘山東南端有一大然洞窟,洞岩斧劈,高約60米,縱深約50米,峭壁危峻,兩邊懸崖構成一門,習稱梵音洞。在普陀山眾多歷來被人們嘆為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氣勢和陡峭危壁,為其他洞所莫及。
寶陀講寺
寶陀講寺選址普陀山於廬幹庵舊址,歷時10年建成,於2010年開放。講寺規模與普濟寺相近,因而也被成為普陀山第四大寺,今年來吸引了眾多遊客到訪。寶陀講寺宏偉而逶迤,琉璃瓦,漢白玉石雕,朱紅的屋頂及長廊,更像一座壯觀的明清宮廷,堪稱21世紀佛教寺院的經典之作。其中軸線主體建築為牌樓、鐘鼓樓、天王殿、大圓通殿、大講堂、大寶閣樓等,多採用北方明清宮廷式建築風格;東西兩側建築為方丈院、庫房、戒壇殿等,則採用南方古建築風格。
與普陀山三大寺不同,寶陀講寺的功能以講經弘法為主。這裏寧靜,莊嚴,坐在寺內朱紅色的長廊上,南無阿彌陀佛心經的音樂在耳邊回蕩。心也隨之靜下來,有一種滌盡浮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