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聖地一覽

中國佛教名山旅遊行程

中國佛教名山


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列,主要是供奉地藏王菩薩。相傳唐朝年間(西元713—755年),新羅國王室貴族金喬覺出家爲僧,渡海來華,到九華山苦修,居住東崖峰的岩洞中,圓寂時,相傳群鳥哀啼,其屍身三年依舊栩栩如生,僧衆尊爲地藏菩薩,建肉身塔供奉。九華山遂成爲地藏菩薩道場。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使祂成為佛教裡頭的幽冥菩薩,掌管地府之事。

九華山號稱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時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山上群峰爭峙、秀麗。李白遊山時曾讚九峰如天賜九蓮,詩贊「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於是九華之名遂聞於天下。而九華山上最有名的,莫過於肉身寶殿,西元794年,金喬覺圓寂,肉身不化,信徒為祂興建的大殿,每當地藏王圓寂之日,都會湧進大量信徒朝拜進香。但由於佛教忌食肉,因此肉身寶殿名稱改為月身寶殿以避諱。第二座供奉肉身的地方則在百歲宮,百歲宮五層樓高,依山臨崖,山景壯觀莊嚴,還可以欣賞到讓人嘖嘖稱奇、由群山自然組成的臥佛像。山下的化成寺,本身的建築就是一間唐朝古剎,原為地藏王化身之後的道場,1981年重修之後改為九華山文物展覽館,展出文物一千八百多件,是了解九華山佛教歷史最好的地方。




肉身寶殿

月身寶塔是九華山最具盛名的傳說與景點,座落于九華山街西神光嶺頭,佛家紀載火化的遺骨凝結成一種堅硬的顆粒物質稱為舍利,而九華肉身就是一種全身舍利,相比成單顆的碎身舍利尤更為難得。九華山上最早出現的肉身,正是今天被人們供奉為地藏菩薩的金喬覺。傳說他圓寂後三年依然顏面如生,僧徒視為菩薩靈跡,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後來加建寺廟,即是我們今天所見到得“月身寶殿”。由於佛教忌食肉,因此原名肉身寶殿,取它的古字月,改為現在的’’月身寶殿’’。

殿內供奉著一座寶塔,所以又有「殿內有塔、塔外有殿」的建築奇景。木質塔有七層、八個面。每一層上都供奉著八尊「南無地藏王菩薩」,所以總共有五十六位地藏菩薩安住塔上,相當莊嚴。兩側的牛頭馬面、十殿閻君等,無論神情、樣子都相當藝術而精緻,伴隨香煙繚繞,令人無限敬畏景仰。




百歲宮

百歲宮,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五台山僧人海玉,字無瑕,雲游至九華山。“初住東岩摘星亭,見獅子山左右,有龜蛇供護之狀,遂卓錫焉”。無瑕在此,以野果為食,用舌血和金粉,費時20餘年,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計81卷,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家文物一級藏品。無暇圓寂於天啟三年(1623年),享年110歲,世稱百歲公。時過三年後,恰逢王欽差來山進香,夜見霞光,因起視之,見無瑕結迦趺坐,面色如生。於是將肉身塗金保護,在庵內供奉,並奏聞朝廷。

九華山百歲宮位於插霄峰摩天嶺頭,是中國重點寺院。建於明朝,裡面供奉著海玉肉身。海玉又名無瑕,明朝萬曆年間到九華山在東崖峰北麓天嶺結茅而居,相傳他禪居期間,以黃精、丹參等野生植物為食,並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寫“大方佛華嚴經”,費時二十餘年,抄完經書81卷。他逝世之後眾徒遵其囑付,將大體放在缸中。三年後開缸,見其顏面栩栩如生,遂塗漆供奉。崇禎三年(1630年)被敕封為“應身菩薩”,百歲宮與周圍峰、石、洞融為一體,殿宇與山體有機結合,巧奪天工。建築為九華山古寺的代表,受到中外遊人一致好評。目前放在百歲宮當中,供大家參拜。




五百羅漢堂

五百羅漢堂總建築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為宮殿式結構,與百歲宮配套協調,形成一個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築群。五百羅漢堂供奉五百尊羅漢,整個堂內於姿百態,氣勢壯觀。百歲宮五百羅漢堂是目前中國四大佛山所僅有,它與鄰近的百歲宮配套協調,形成一個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築群。它的興建,為九華山增添了一處獨特的新景觀。百歲宮高踞摩空嶺,氣勢非凡。嶺周有飛來石、鷹石、棋盤石、伏虎洞等勝景。

1995~1998年,住持僧慧慶發心在百歲宮的南面東崖之巔興建“五百羅漢堂”,坐東朝西,占地640平方米;兩層仿古宮殿式建築,粉牆碧瓦,雙層飛簷翹角,雕樑畫棟。高15米、長35米、寬18米,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門前廣場約1500平方米,廣場底下是依地形而建的一層寮房。南端是一層4間寮房。羅漢堂內底層大殿供三尊大佛及地藏、普賢、大勢至等菩薩塑像。樓上滿堂供奉五百尊羅漢,羅漢塑像千姿百態,氣勢壯觀。




化成寺

化城寺為九華山開山祖寺,歷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薩道揚,是九華山寺院的“總叢林”。東晉隆安五年(401年),僧人杯渡曾在此築室為庵。唐至德年間(756—758年)改建,定名為化城寺。“化城”源出於《法華經》中的佛教故事。化城寺位於九華街,迎面是一座圓形廣場,廣場中間有一個月牙形的蓮池,名月牙池,傳說為當年地藏放生池。寺殿前後有四進,分門廳、大雄寶殿、後進和藏經摟。此四進隨地勢漸高,結構自然,門楹窗柃、斗拱樑柱和台階甚石均刻有精巧美觀的圖案。殿內有康熙御書“九華聖境”橫匾和乾隆御書“芬陀普教”橫匾。後殿首明代崇禎皇帝御書“ 為善最樂 ”橫匾。每當紅日西沉,白雲歸岫,蒲牢一擊,鯨鏗徐應。這就是九華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鐘”。




祗園寺

祗園寺位於九華山東崖西麓的迎仙橋東,為九華山四大叢林(祗園、東崖、百歲、甘露)之首.祗園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723年),原名“祗樹庵”。

清康熙年間(1662-1723年)為化城寺東序寮房.嘉慶年間(1796-1820年)祗園寺住持乏人,庵將傾頹,諸山長老議定迎請禪居伏虎洞二十多年的隆山和尚(1757-1841)來山住持.隆山率弟子大根等人在祗園寺聚眾說法,開壇授戒,大興土木,重建殿宇,其規模為全山寺院之冠,將一座蕭條古寺變成了“十方叢林"遂易今名.同治年間(1862-1874年)住持僧大根重建,增設戒棚,安單接眾.光緒三十年(1904年)住持僧寬揚募建大雄寶殿,時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




旃檀禅林

旃檀禅林建於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清道光時寺尚存,鹹豐年間兵毀。光緒十二年(1886)定禪和尚募化重建。據傳初建時,僧人伐寺後琵琶形山嶽上古樹,見其木質堅硬,紋絡纖細,酷具異香,喻之為佛家珍品——旃檀樹。謂琵琶形山嶽與佛經記述的南印度牛頭山(以盛產旃檀樹聞名)相似,因以名寺為“旃檀林”。民國初年住持僧福星擴修,居士易國幹贈額“福慧雙修”。繼任住持僧鎮安擴建殿宇,安單接眾。1928~1940年住持僧蓮禪、渡海。1941年後住持僧常升。

旃檀禪林為磚木結構,由4座廳堂式民居和宮殿式大雄寶殿組合而成。東為僧房、齋房,敞廳堂,3層樓閣,有內落水小天井。西為雲水堂,敞廳4開間,2層樓,小天井。僧房和雲水堂之間為前廳,內用板壁隔成彌勒殿和韋馱殿,進深20.5米。殿兩側是兩層樓閣。廳前有狹長形封閉院落,石板鋪面,後為四落水天井。其正南對大雄寶殿,殿高18米、長11.5米、寬15.5米。歇山大頂,飛簷翹角。大殿西側是花廳,兩層樓,有花院,名“山中天”。寺內梁棟、門窗、佛龕雕刻精美,藏有匾額、碑刻、法器、供器、瓷器、木器等文物。




天臺寺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禪寺”,位於九華山的天台峰頂,海拔1306米,為九華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聖蹟必到之處地,所以往往將天台稱為九華山主峰,有到九華“不上天台,等於白來”之說。地藏寺歷史悠久,相傳唐時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留有“金仙洞”遺跡。宋朝高僧宗杲筆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聲,清鐘一杵萬山鳴”了。後寺廢毀。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士陳履泰捎資,住持僧昭蓮重修,但士分簡陋,僅是“茅屋幾間草色青”。

據《九華山志》載,明朝詩僧智仁曾在此寺著《雪華集》;明末清初有工於詩、書、畫的默安禪師長期居此,使寺院有“詩寺”之稱。嘉靖年間(1522-1566年),寺僧璽玉,巡山護林,幾十年如一日,享年110歲,其事蹟流傳甚廣。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僧塵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朝中葉,天台峰周圍48座寺院已形成“八剎”,香火甚旺,咸豐年間毀於兵燹。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建,1920年住持徹德重修“天台正頂”,始為今日規模。1921年住持僧蘭田重修天台石板路。1936年大國師章嘉呼圖克贈匾額一塊,今已佚。1939-1949年住持僧義方重整儀軌,大振山門。




古拜經台

又名大願庵,俗稱古拜經台。位於天台峰西側平台。是釋地藏大師生前苦苦尋覓而相中的一修行寶地。曾在此處拜經,岩石上尚留有其一雙凹痕足跡。庵始建於清代,雄居於天台峰谷峭崖之間,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形成眾星捧月之勢。大殿坐東朝西,宮殿式,雙層重簷翹角,氣勢雄偉,趙樸初先生為大殿題額。北側地藏殿;東為3層徽派建築——萬佛樓;南為上下5層民居史寮房。整個建築古樸典雅,風格協​​調,堪稱佛國明珠。周圍有“大鵬聽經石”、“金龜朝北斗”、“觀音飄海”、“十王朝聖”、“仙人打鼓”等奇景怪石。殿難峽谷纜車飛駕,拜經台為閔園至天台的索道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