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勝境
山西運城 - 解州關帝廟
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地處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鹽池,面對中條。解州關帝廟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宋、明時曾擴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毀於火,經十餘年始修復。
解州關帝廟總面積22萬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間,分為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築群和武廟,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廟內懸掛有康熙御筆「義炳乾坤」、乾隆欽定「神勇」、咸豐御書「萬世人極」、慈禧太后親書「威靈震疊」等匾額,代表建築是「春秋樓」。
關帝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南北兩大部分:街南稱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街北是正廟,坐北朝南,仿宮殿式佈局,佔地面積18570平方米。主軸線上分前院和後宮兩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門、雉門、午門、山海鐘靈坊、御書樓和崇寧殿,兩側是鐘鼓樓、「大義參天」坊、「精忠貫日」坊、追風伯祠;後宮以「氣肅千秋」坊、春秋樓為中心,左右有刀樓、印樓對稱而立。橫線上分中、東、西三院:中院是主體;東院有崇聖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宮、饗聖宮和東花園;西院有長壽宮、永壽宮、餘慶宮、歆聖宮、道正司、匯善司和西花園以及前庭的「萬代瞻仰」坊、「威震華夏」坊。全廟共有殿宇百餘間,主次分明,佈局嚴謹。
洛陽 - 關林
「 關林相傳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前為祠廟,後為墓塚,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南7公里的關林鎮。明萬曆年間始建廟、植松。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關林總面積約百畝左右,古柏蒼鬱,殿宇堂皇,隆塚巨碑,氣象幽然,為洛陽市著名的古建築及遊覽勝地。關林的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後為關塚。2006年05月25日,關林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單。
始於漢末,迄今1870餘年。廣場前千秋鑑樓,也稱戲樓、舞樓,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位於關林南部廣場上,坐南朝北,是祭祀關羽時獻戲的舞台。進入售票口見儀門原為明代關廟的大門,門前庭院兩側涼亭展示關羽 騎的赤免馬,右為青龍偃月刀,庭旁樹上掛滿祈福紅卡,通過儀門則通道兩側共有神態各不相同的小石獅子36尊,每尊小獅子上都披紅掛彩,關廟的大門兩側石碑如林,許多都用高大的整石雕成。通道兩邊的鐘鼓樓,可上樓置高腑看周圍景物。平安殿,又稱啟聖殿,是關林的主體建築,位於整個廟院的中心,雕樑畫棟、氣勢恢宏。殿內供奉有貼金關聖帝君像,關平、周倉、王甫、廖化侍立兩側。拜殿為明代建築 是舉行祭禮時謁拜的場所,殿內的關帝頭戴冕旒,身穿帝服,雙手於胸前捧玉圭,玉圭上繪北斗七星圖,關帝的面龐不是紅臉,而是金黄色,這跟台灣關公廟所不同。通過座座殿宇,最深處是關塚,石牌坊後面便是關帝鐘靈處,繞墓一周,由右方走至護牆外,此時正在整建新的庭園,已近完工階段,園內亭台樓閣兼備,山石嶙峋、花木扶疏。
當陽 - 關陵
關陵,原稱“大王塚”,位於湖北當陽城區西北3公里處,坐西朝東,面臨沮水,和景山遙遙相望。與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並稱中國三大關廟,已有1700餘年曆史。為紀念三國蜀將關羽而建,乃關羽之陵寢,2006年05月25日,關陵作為三國時期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時,也是“ 靈秀湖北 ”十大旅遊名片之一。
史載,當陽關陵是埋葬關羽身軀的地方。《三國志》載: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孫權於臨沮夾石(今遠安縣回馬坡)擒關羽,斬關羽,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於當陽西北。故當地民間流傳有“頭枕洛陽,身困當陽”之說。
許昌 - 灞陵橋關帝廟
相傳為紀念關羽灞陵橋挑袍而建的祠廟,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劉協挾持到許昌25年,許昌城為東漢最後一代帝都,後來,魏、蜀、吳三國鼎立,曹操的兒子曹丕又把許昌訂為魏國的五都之一,所以歷史上人們一直都稱許昌微漢魏故都。此廟由憑弔者和當地民眾捐資捐地,州官資助興建而成,建於清康熙28年(西元1689年)。廟中文物展示了後人對關羽「忠、義、仁、勇」精神的崇敬,尤其是在大殿內把關羽和曹操同殿供奉,成為獨特的文化現象。【春秋樓】傳當年關公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歸附曹營入許,曹賜宅第一關公為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傳為美談,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就是現在僅存的「春秋樓」,又稱「秉燭達旦處」,是許昌十景之一,內有關公夜讀《春秋》的坐像,形象逼真。兩翼有刀樓和印樓,藏有青龍偃月刀和漢壽亭侯印,建築氣勢恢宏,蔚為壯觀。
荊州 - 關帝廟
荊州關帝廟也稱關公廟,亦稱關公館,位於荊州古城南門關廟舊址,佔地4500平方米,關廟舊址既是關羽鎮守荊州10餘年的府邸故基,也是關羽後代世襲江陵的地方所在。殿宇分為儀門、正殿、三義樓和陳列樓等共佔地四千五百餘平方米。正殿和三義樓分別供奉著關羽和桃園結義劉、關、張巨塑。廟內現存明萬曆年間栽植雌雄銀杏兩株(距今約六百多年),關羽青龍偃月刀、赤兔馬槽等珍稀文物。如今,荊州關帝廟已被列為國家三國旅遊線重點遊覽勝跡。
荊州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萬曆時重建,清順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重修並擴建。史料記載,此地乃蜀漢大將關羽鎮守荊州的府邸故基,關羽曾在這裡總督荊襄九郡諸事十年有餘。關羽為三國蜀漢名將,守荊州時,北伐襄樊、威震華夏,後為東吳俘殺。關羽死後,歷代封諡顯赫。荊州關帝廟自建後,規模不斷擴大。至清雍正十年,廟內除奉祀關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關平、部將周倉及楊儀、馬良皆從祀。一時,荊州關帝廟廟宇森嚴、規模宏偉。遺憾的是,日軍侵華期間,廟宇遭到了致命一擊,殿宇毀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