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聖地一覽

印度八大聖地旅遊行程

印度八大聖地


印度朝聖 - 王舍城(Rāja-gṛha):釋迦牟尼度化處

王舍城(Rajagrha),古印度佛教勝地,也是耆那教聖地,亦稱為靈鷲山,釋迦牟尼傳教中心之一。在今印度比喻爾邦底賴雅附近,有新舊城之分。舊王舍城為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建都之地;新王舍城系頻婆娑羅之子阿阇世王所建,規模小於舊城。釋迦牟尼生前經常在此進行傳教活動和居住,頻婆娑羅王亦曾來此求教。釋迦牟尼逝世後,弟子們曾在此舉行第一次結集。據說釋迦牟尼未成佛前,第一次來城,受到頻毗娑羅王禮待,願將國土分一部分給他。成道後,在此傳教說法,富有的商人為他施造了竹林精舍。佛陀圓寂後,信徒根據佛陀生前的業行,建立了眾多的佛跡和寺塔。舊城北門外有佛與外道提婆達多鬥法塔,東北是捨利佛證果塔,往北是外道勝窟皈佛塔,時縛迦大醫為佛建的說法堂和塔。城東74米處是佛陀長住的靈鷲山,上有佛滅後第一次三藏結集的七葉窟等;城西是毗布羅山,佛陀生前在山上以溫泉洗浴。卑缽羅石室為習定比丘修行處,以及比丘證果處等。城北郊是佛陀住所迦蘭陀竹園、未生怨王建的佛舍利塔、阿難半身塔、阿難證果塔和迦蘭陀池。新城西北有光明長者塔,城南門外為佛陀度子羅睺羅塔,城西南有3個小寺院,是接待各國來此禮佛者的住所。現王舍城一帶大部分已經變成農田。近代考古學家發掘找到的竹林精舍、賓比薩拉牢、畢巴利石窟、基瓦咖園精舍等佛教遺址,但佛教文物出土甚少。




印度朝聖 - 靈鳩山 Gridhakuta Hill

靈鷲山(Gridhrakuta),為佛陀晚年常於此說法,亦翻譯作耆闍崛山。靈鷲山由傾斜的沉積岩隆起彾所形成的,因長時間的風化,形成如一個一個如鷲的外形,因此被稱作靈鷲山。許多大乘經典皆是在此地宣說的,如:《法華經》、《大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般若經》等等。前往靈鷲山可由多寶山搭乘纜車上山。搭乘纜車上山後,會先見到日本山妙法寺所建的白色佛塔。另外亦可由另一條和緩的坡道,徒步上山,該坡道據傳是頻婆娑羅王當年為了親自聆聽佛陀的法,所開闢的。靈鷲山隨著回教徒的入侵,便被遺忘了許多,發掘菩提迦耶的英國考古學者康寧漢在世時也未能找到。直到一九○三年,由日本西本願寺大谷光瑞率領的探勘隊,不斷在該山南麓的叢林中調查,最終依據玄奘的記載,斷定此山為靈鷲山。一九○五年英國考古專家馬歇爾再次確認。

靈鷲山頂,保留有一個禮拜台,相傳即是佛陀說法之處。在山頂岩石下有數個洞窟,相傳為阿難、舍利佛等弟子修行之處。靈鷲山東北方的一座山峰,又被稱象頭山,山頂有阿育王所建立的第一號佛塔遺址。靈鷲山西側的一座山峰為雷特納山,即是搭乘纜車處,相傳為佛陀宣說《法華經》時,多寶佛所出現之處,又稱多寶山。

往靈鷲山的道路的北側,有一衹婆的芒果林遺跡(jivaka’s Mango garden)。衹婆是一個名醫,治療好許多人的疾病,但是當時的印度社會仍著種性制度,因此許多下層的賤民無法得到治療。衹婆十分仰慕佛陀,故在王舍城外的芒果林設立精舍,無視種性制度,平等的治療所有患者。在此遺跡中,考古學者也發現的許多醫療用具和手術器材等。




印度朝聖 - 竹林精舍 Venuvana Vihara

竹林精舍又稱「迦蘭陀竹園」(Kalaṇḍaka Veṇuvana)。位於新舊王舍城之間,相傳是迦蘭陀長者皈依佛陀後獻出的竹園。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築物,它也是後來佛教寺院的前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特別是在冬天,曾長期在此居住。

據說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四處奔波宣揚教理,跟隨弘法的弟子常有數百人。他們沒有固定休息的地方,白天在山邊、樹下學道,晚上在頹垣、破屋住宿。而竹林精舍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築物,它也是後來佛教寺院的前身,計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是佛祖宣揚佛法的重要場所之一。




印度朝聖 - 七葉窟 Sapataparni Cave

根據漢傳佛教的傳說,釋迦牟尼佛涅盤後,大迦葉尊者與五百羅漢在王舍城七葉窟外發起第一次集結,漢傳佛教傳說稱大眾部起源於此次集結,這次集結的內容多數被歸入論藏及雜藏之中,大乘佛教許多經典也被認為起源於此次集結。。相傳,未參加七葉窟集結的弟子,發動了另一次集結,此為大眾部的起源,這次傳說中的集結,稱為窟外集結。

窟外集結的傳說,不見於經藏與律藏,不確定這個傳說的起源為何。在大迦葉舉行第一次集結後,長老富蘭那迦率五百比丘至南方弘法,等到他趕回來時,集結已經結束。他曾對大迦葉的見解提出反對,並要求將他所聽聞的佛法也列入集結中。富蘭那迦這次抗議,可能是窟外集結傳說的原形。




印度朝聖 - 那爛陀大學 Nalanda

那爛陀(梵文:नालंदा,Nālandā),又稱那羅,古印度地名,在古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爾邦中部都會巴特那東南90公里。在此地原建有佛教寺院,名為那爛陀寺,為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那爛陀寺規模宏大,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歷代學者輩出,最盛時有上萬僧人學者聚集於此。

在古代,那爛陀是一個聚落,近於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釋迦牟尼弟子舍利弗的出生地,為佛教最早傳布的地區之一。法顯在印度遊學時那爛陀仍是聚落,有舍利弗舍利塔而無寺院[2]。傳說此地原是庵摩羅園,後來五百商人捐錢買下獻佛,佛在此說法三個月。後來摩揭陀國王鑠迦羅阿迭多在此興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擴建,此後呾他揭多鞠多王在東面建寺,幼日王在東北建寺,金剛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此東建大寺,中供佛像。經過歷代君王的營建,那爛陀寺宏偉壯觀。另外,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畏」或「無畏施」。